清华MBA北京地区talk活动结束,创新模式并未吸引更多好评

上周末清华MBA在北京地区的结束,这次北京地区的2轮活动参与后,我们也随机采访了一些同学,以及关注了网络上(XHS)上的一些观点,做了一些总结。第一,总体参与人数和往年相比下降,虽然不能确认是因为去年大家还是觉得体验营和提前面试模式差不多,还是本身体验营模式会有结果比talk这种没结果的模式更好。事实就是大家最需要的,还是类似提前面试明确的有释放认可导向的面试形式。总体的申请态度,有提前面试明确的offer最好,有体验营奖学金认可的次之,如果毫无结果那可能参与紧迫度就很低。第二,申请成本太低,作秀人数猛涨。由于大幅度削减了申请环节的难度,申请短文和申请一些材料提交都省略,反而使得很多人并没有太当回事。在某书平台上,可以说平均每8-10个人就有一个人再秀自己参与了清华活动。并且感觉来清华是拍写真或风景照的,不像心思在学业上。心理上缺什么就爱秀什么吧,如果换到提前面试的材料筛选,估计他们可能没机会进校门。和以往清华录取风格的同学反差有点大,就是个没太大门槛的双向沟通,又不是录取了,是不是炫耀的过早了。可以说在网络口碑上,对MBA观望者看到后负面评价更多。第三,一些同学表示沟通不够深入,流程略水。老师没有展现出专业和该有的威严,对于学生提问比较敏感的问题,往往也只是给官方标准或模棱两可的答案,没有太多明确的态度。只能说现在的考生也是受虐用户心态,以前清华MBA成名的口碑就是没有底线的心理压力面试,纷纷叫苦不迭,但越虐越爱,大家就是需要这种态度,感觉自己在争取一个很有价值的事。现在好好说话双向沟通,满意度反而一般。当然,某书上的拍照党们纷纷表示了过程非常美好。最后,talk沟通后只会无筛选拉群,目前没有后续明确的动作跟进。从我第三方的角度看,目前来申请的人大多数没有笔试的能力甚至态度,最终也未必能过,那现在给什么承诺做什么过多的活动动作也没什么用。我要是学校也就是这样的态度,我释放善意最后你们也未必笔试考的过来。我要是能代表学校,进来先考份卷子,考分后一半的都不用聊,直接让他们去拍照逛校园得了。但凡这么一说估计他们都不来了。毕竟谁的分享好意思写自己笔试完就已经被淘汰了呢。目前来看,要不就提前面试模式,要不就考后面试模式,以最高标准严肃认真的申请和压力面试,对口碑是最有利的。无论是体验营还是啥的模式,筛选不足,来咨询的看看的人五花八门,本来想考的人看到周围这些人都跑路了,目前这些模式还远远没得到市场认可。

原创文章,作者:方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nbj.com/6703.html

(0)
上一篇 2025年8月17日 03:00:36 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