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9日上午11点,清华北大MBA项目组历史首次共同携手推出MBA2025招生方案。由于上级政策方的指引要求,今年清华北大将不再”提前承诺录取“。两校将采用先笔试、后面试的形式,择优选拔优秀人才。
在政策解读之前,要注意清华MBA声明的第一条:如果上级部门出台新政策、安排或计划调整,本通知将做相应调整。如有变化,请以后续内容为准。这说明对于新政策也有严重的不确定性,大家一定要随时兼顾面试能力和笔试能力的准备,不要偏颇的完全只看一项。广告:近期政策细节会逐渐放出,公众号更新频率有限,请务必添加我们的微信mbafnbj,可确保收到及时更新。
背景因素:
从去年年底已经传出上级政策要求调整”提前承诺录取”的方式了,但截至今年,各校依然按照过往的申请流程在进行,而最终只有清华北大MBA项目联合调整,甚至连EMBA项目都未受影响,为什么呢?只有清华北大MBA项目的申请人数和关注人数是远远多于录取人数的,前几年高峰时录取比甚至低于了5%,而中国绝大多数项目调剂都招不满人,只有几个学校靠拉低分数线招满人,所以对于绝大多数学校,是不是承诺录取本来也没多大影响,大家也知道想上肯定是能上的。
而今年进行调整显然是最好的时机,全球经济都在减缓,国内整体形势压力大,申请MBA的热潮达到了最近几年前所未有的低点,任何政策调整的改革尝试可以说影响最小,即使最终证明不可取,后几年改回来正好赶上经济低谷过去,也是可以的。
现在MBA考生最缺的是什么?是决心、是信心。我是不是考,考上有多大用,我是不是真的有毅力进行各种准备和复习,在竞争中证明自己值得,清华北大值得,这是很多人在纠结和犹豫的。显然这样的改革更能筛选出有决心和信心的人。不管笔试多简单,笔试先进行其实是进一步增加了不确定性,如果你犹豫了,当然人复交MBA甚至其他项目都是依然可以保持更高的确定性。
预估形势:
两校将采用宣讲会、体验营等各种方式进一步提升学员报考的信心,优质学员的加入依然是两校的共同期待。虽然体验营的规模、形式都未定,但显然这依然是一个筛选的过程,只是最终不会给予更多的确定性承诺。
至于最终报考笔试,虽然两校有合作,但最终报考笔试只能一个学校,类似于剑桥与牛津,你不能同时申请一样。两校一定会竭尽全力,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报考本校。报考本校进面试的比例多少?这不是学校现阶段能定的,而是等笔试后也要看研究生招生统一指导意见等因素,只能边进行边调整。是不是听起来一切都不确定?是的,你唯一的能确定的,就是肯定最终还是会录取几百人,如果你不争取,就一定不是你。
大家都在担忧什么?目前第一手资料搜集的民意调查:
笔试会不会难度暴涨,变成拼分大战?以下我的观点仅限于后续政策不进行任何调整(但实际还是可能变的)
全日制会,非全日制不会。
全日制由于有大量的普通考研党N年失利,任何可能考上研究生的机会都可能尝试。显然MBA的考试相对于其他考试还是更容易准备,往年同样试卷的Mpacc考生经常能把分数拉到250以上。而全日制只要毕业满2年(哪怕是待业考研2年)就可以考了,因此今年不排除出现国内985高考党暴打海龟党的情况。往年全日制考生一般都有一半左右的海外本科,但如果拼考试,绝大多数纯本科的海龟党估计就直接劝退了。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些人如果后续进行到面试大多数还是会被淘汰的,但问题是如果基数差太多,举个极端例子,招50个人,前500个都是高考党学霸背景,那背景突出的人你500名之后,虽然学校想要你,但根据规定根本无法进面试环节。由于过往清华北大国内教育背景这一部分,很多本身就是学霸,不怕拼分,可以理解为,这个政策影响最大的就是家庭有一定背景的海外本科。
非全首先由于没有应届生身份,考研党学霸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同时学费远高于全日制,从性价比上看,有大量的其他硕士项目可以选择。非全面临的是一个工作5年年入20万很闲的人,可以通过充分准备去PK工作10年,年入100万忙的根本没空准备的人。个人背景和学习能力,我一直是主张综合的(感觉像砸自己饭碗)。不可否认完全承诺提前录取,很多学习能力很差的人是拉低了整体的MBA口碑的。我并不认为高分是有意义的,比如220就一定比200分厉害。但如果需要学习很久还不能到一个相对200分左右水平的话,后续是很难匹配学校的综合要求的。因此我认为如果工作5年很闲的人考,学校拦不住,但面试你还是基本过不了耽误1年,而工作10年很忙的人,如果你完全不看书体现你的准备诚意,那你同样根本走不到面试环节。
清华北大MBA总体的背景质量会不会下降啊?我也不想和一群光学习的人做同学。
首先我们要定义下学生质量。如果纯看工作背景,那我认为一定是有下降的,只是多少的问题,我认为按照目前清华北大的竞争程度,下降不会太大。但如果看综合能力,将工作背景和学习能力、学习意愿结合起来,我总体保持乐观。近年来有一种非常不好的风气,很多背景非常突出的人,录取后在各个媒体网络上做自媒体宣传自己吸粉,最后又整一出我最终决定不去了,没什么用,还是职业生涯最重要的戏码。这种就是纯粹的申请意愿根本没有,除了背景突出,我看不出对他们对MBA项目的尊重,这样的高质量人才就算再学校,大概率也不会成为很多人的有效人脉,笔试的加入,我相信能让整个项目的同学更有向上的精神和凝聚力。
那我是否应该考虑其他项目呢?还有哪些合适选择?
首先每个人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我们依然强烈建议进行深入的一对一咨询去确定个人更适合的申请路线。但对于常规的合适选择,我们认为后续学生有几种可能的选择。第一是选择清华北大EMBA项目,部分背景财力突出的人,可能选择加入更纯粹的背景为主的圈子,缺点当然就是MBA备考群体符合能达到清华北大EMBA收入和综合要求的,还是很少数的。而且EMBA项目很多校外活动交流,对于上班党其实是不太适合的。第二是选择人复交项目。北京地区,显然依然进行提前面试的人大MBA成为最大受益者,那很多背景突出学习能力的确极弱的人,会选择人大。而人大的背景质量估计至少会持平,可能上升,下降是不可能了。如果未来几年形成了趋势,人大的背景质量肯能今年就是最容易的一年。当然,未来谁也不知道,如果人大明年也改成了先笔试,那可能就是180度大转弯,今年入学的就成了大坑。非北京地区,预估复交将成为很多人选择。首先北京地区的整体学习能力、获取教育资源能力是远远强于外地的,而外地申请人面临笔试、面试的双重劣势,如果没找辅导也没有很好的凝聚力的圈子,最终是很难坚持走到最后的,因此背景不是特别突出的外地生源更可能未来以复旦交大为主申请。
如果我坚持选清北 是不是应该立刻把重心放在笔试上?
先笔试再面试无疑是增加了备考成本,笔试排名靠前并不等于大概率就获得清北最终的入场券,最后学校还是会通过面试去选择跟这个项目相匹配的优秀人才。因此,我们此刻的首要重心当然是审视和客观评估自己,做好个人方向的定位以后再付出行动。如果能确定自己的背景和清北的要求想吻合,再进行后续准备,而不是盲目的先搞上笔试。如果开始就确定背景并不符合要求只有一个拼高分的能力,那还不如趁这个“机会年”提早转型,不要及时的投入到笔试的刷题大军中费时费力。虽然目前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我们相信学校最后还是会对项目负责,选择出跟项目相匹配的优秀人才。
那我笔试准备要多少分才有把握,我按照什么程度去复习才够?
只要有分数,最终结果就一定跟排名有关,多少分也要看当年考试难度,这都是很难确定的。但总体上,我认为正常复习,能考到200左右就好。(清华每年的平均成绩大概就是200出头)如果真的200都不能有机会进面试,那我相信学校后续一定会调整,想办法让优秀的人进面试。当前经济的形势并不好,绝大多数人不可能完全投入到笔试去冲分,作为申请人,也真的不用太卷,做好自己的事,虽然学校政策定不了,但相信学校一定会让优秀的人留下来。
所谓的各种体验营各种活动,是否是必要的?
如同各种宣讲会、答疑会一样,学校的目的就是找到优秀的人,并期待你报名。如果你不够优秀,参加没用,甚至毫无准备的去,可能提前留下不好印象。对于优秀的人,不参加也没事,最终笔试后还是要交申请短文,搞面试的,不会有太大区别。也就是说如果背景在平均之上,且准备充分,建议尝试,否则不如不去。不表白就不会被拒绝不是吗,还能多准备积累一些优势。在这点上,我更建议先选择我们的前期综合评估,我们会非常客观的让你了解你在学校申请中的竞争力。
民意投票:
请去公众号投票。
关于我们
我们的前期咨询策略、评估策略以及后续的辅导策略都是即刻起进行调整。我们将在前期开展更精细的一对一评估咨询,方便学员做好自身定位。
最后,未来一两个月的政策应该都是边摸索边实践,学校也会不断调整,我们会即时分析跟进动态,公众号发送文章有限制,请务必添加我们的咨询微信mbafnbj,我们会随时通知第一手信息分析动态。
原创文章,作者:方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nbj.com/6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