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MBA招生策略崩塌,“跨地域”、“待定模式”注定败局?

北大光华MBA北京地区第三批结果在9月22日,也就是今天公布了。延续了第二批的情况,超过大半学生都获得待定,通过之人寥寥无几(通过的少数人最下方请留个言吧)。除了各路造假的辅导机构,几乎你在身边找不到什么成功案例。是北大变难了?未必,一系列的招生策略,似乎已经把北大逼到了绝境。北大光华品牌的人设崩塌,在今年的申请中已经显现,在清华申请注册突破1万时,北大仅仅3000,差距之大完全不像同级别院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先拿出去年公众号分析文章的一段截取:
(全文可搜索去年10月文章历史记录 北大最终结果待定多数被淘汰,方楠笔记全年预总结)
由于待定绝大多数转淘汰,今年最终北大在北京没招多少人,数量急剧下降。学校每年名额约400,由于去年策略失误,100多人直接拖到今年;同时北大为了实现外地扩张计划,没有减少深圳,西安,成都的约150人的名额配比,按此统计北大今年在京只能收150人左右。而清华同期今年应该能招350人左右,因此两校的申请难度不是差一点,而是差一倍!

清北两校在扩张全国生源上走的是不同路数,北大采取的是外地建点,西安成都深圳,清华采取的是高铁补贴计划,外地双周集中上课计划。通过这2年来看,清华策略明显上风,吸收了优秀的外地生源,又不会为了招外地的人而盲目改变标准。北大则不同,因为建点是有成本的,收10个学员和20个学员都需要老师过去上课,因此每个地区必须有一定的基数才能收支平衡,收几个学生还不够老师机票和房租吧,以成都和西安为例,一个点至少要凑成一个班。要知道北京人才的比例是远远高于内陆地区的,因此北大的外地三点招生的背景水平严重下降,远远低于北大北京同期水平。在北大外地的提前面试,甚至不设置淘汰环节,提交了就能面试,仅依靠面试筛选就够了,而北京地区却有70%的人没有面试机会。根据我们的评估来看,内陆当然有优秀的人才,但太稀缺了,成功的老板直接上总裁班,很少有真正学点东西的想法去上个MBA。

由于外地三个点的通过的难易度远远低于北京,而最终毕业证是完全一样的。很多辅导班都建议报北大的去外地报。此举也可谓曲线救国,但请注意哪报意味着只能哪上课(至少官方这么说),在北京的人才就算去外地轻松能混个北大文凭,也要面临2年每周飞的情况。因此这种选择要非常慎重。在当前情况下,未来三至五年毕业后,北大的MBA含金量肯定是在下降的。今年是备考学员口碑变化最大的一年,过往两校基本持平,但现在提到北大MBA,还要先问你是北大光华北京的,还是成都的,西安的,深圳的,汇丰的,国发的。太多的项目各自难度差异太大,同学之间都觉得不是一个层次,让真正北大北京的人也心有疑虑。

由于提前模式各个学校之间争抢生源,无底线的承诺吸引考生,一旦考生都来,就造成发放的offer太多,无法都录取,教育部显然不可能让你无数量限制的招生,那全国人民都上清北了。

最近2年,不仅北大,全国多个学校爆发了类似情况,收的人太多无法收场,按照规则,学校唯一能找到的漏洞就是通过“政治”来故意筛掉一些人,而在此之前,政治都是走形式的一个测试,没有筛选作用。准备一年,笔试面试都过了,最后政治挂了,很离奇吧?北大政治筛人事件的影响是深远的,在竞争对手清华未这么干的情况下,极大的诱导了最顶级学生二选一的决策,这世界上没有多少绝对的忠贞清华或北大的申请者,利己主义的选择必然是更可能不出意外的清华。

返回根源,为什么承诺offer过多?北大现在四地招生,各地都有招生班子,都有做大做强的需求,资源是固定的,就能收300人,不是北京的就是其他地方的,这个机制就注定内部必然斗争,爆发就只是时间问题。

事出反常必有妖,我曾经说过,如果辅导机构不把至少一个地区考生聚拢在一个群,那他肯定就是要骗人,怕露馅,怕造假数据人尽皆知。同理,去年北大的录取是在一个群的,大家很快发现了这个群的人数似乎超过了能发放的offer,引起了一些心比较细同学的恐慌。今年你会发现,我们干脆不建一个群了,每个地区各建一个,这样你就不用恐慌了。事实呢?事实是北大只能收300人,在各地批次刚刚过半的情况下,各个地区群收的人数已经达到300!待定人数更是不计其数!西安、成都、深圳,多个地方都拼命发offer,当地学员的水平比不过人大,但却不断抢占北大北京地区的名额。如果北京和西安成都的学员背景实力比,这2个地方估计90%的同学都要排在最后。

很显然,北大三批在未出结果之前,已经注定了绝大多数人又都是待定了。我按照现在的比例,就算不考虑待定,人数也必然比300多很多。北大的待定模式很好理解,除非特别离谱的否则都待定,这是用时间换空间,我没名额收不了你,但不想让你跑到其他学校,我只能让你觉得,你离北大真的很近很近,也许明天后年就收了你。不要觉得这些很简单的技巧没用,80%的申请者从来不关注任何MBA公众号,更不知道一些分析,他们只是傻傻努力着。

外地疯狂收人,北京各种待定的结局怎么解?难道最终再靠政治筛人?从严谨性来讲,这样筛掉的也许是最优秀的学员。背景排倒数第一的政治高分,背景最好的政治低分,就算我潜规则反正不公开试卷,一两个可以,都这样黑幕也很难交代,那怎么办?我相信学校还有后路,因为现在已经发的预录取offer数绝不是最终学校能收拾的摊子。带着这个疑问,我重新梳理了北大的网站,发现了惊天的变局:

北大去年的招生简章,也就是2017招生简章:
全面实行“先面试,后考试”的招生方式,即全部申请人需在申请材料提交截止之前提交申请材料,经过材料评审,择优给予申请人面试资格;通过综合素质面试选拔给予部分优秀申请人预录取资格;参加全国联考后,成绩达到国家A类线且北京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成绩合格,可获得初录取资格;通过材料真实性复查、政治审核后即被正式录取。

这也是去年多个学校去年抓的漏洞,offer发多了,我可以故意不让你政治通过,让你第二年再说。

北大今年的招生简章,也就是2018招生简章:
在线提交申请材料→获得提前面试资格→参加提前面试并获得“预录取”资格→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课考试和英语听力考试→成绩达到国家A类分数线、思想政治理论考试成绩合格→“初录取”→政治审查合格→择优录取。

依靠政治筛人即不合理,也不科学,然而加上择优录取,就等同就算我发多了offer,也不算违背承诺了。我可以进行二次选择,先都收着。二次怎么选,什么规则,还是什么潜规则,不得而知。

如果这么考虑,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北大似乎还在放offer了,即使很慢。在政策上,北大已经做到了有理可据,我提前写清楚喽,你自己申请是你乐意吧。这个招生简章的细微变化,似乎并未被北大的宣讲会提及,也没有任何人发现质疑。但他确确实实的改变了目前在中国,大家约定俗成的提前面试的价值和意义。

提前面试在过去几年的价值,说句白话:我面试过了,笔试到国家线,你承诺录取就必须录!否则为啥我放弃很多选择考你校?

很多人因为各种因素选择了清华,今年据了解很多双录学员都要去清华。其实那也是因为北大光华过去几年太优秀了,才出现了一系列不可挽回的事件,两校此消彼长,即是如此。

仔细看一些端倪,清华今年也将录取群按批次划分了,并且取消了名次,很明显的特点就是隐藏了学校到底收了多少人,待定多少人,并且清华经管学院2018年预期深圳建分校。清华走到了3-4年前北大MBA的顶峰点,似乎又是一次北大模式的轮回?

让我们拭目以待。

原创文章,作者:方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nbj.com/4689.html

(0)
上一篇 2017年9月15日 22:40:19 22:40
下一篇 2017年9月27日 11:09:17 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