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MBA的面试和其他学校面试有哪些不同,如何准备

上个周日的公开课我们聊了一下许多年前考后面试是如何进行的,做了一个参考。目前最大的分歧是最终进面试会不会有AB线,如果没有,那就是完全看分来进入复试。但自从这个世纪以来提前面试之前,AB线也是存在的,也就是学校有权利可以把B线分不够但背景好的考生拉进面试。如果这个权利都取消,预估MBA整体背景会和往年有一个更大的滑坡。对于背景不够突出但个人实力不错的来讲,是非常大的机会,MBA很可能会迎来整体年轻化。反之如果B线有且很低,学校控制力很强,那最终和往年最终提前面试的区别不会太大,工作背景突出的人在面试时会有一定的初始优势。

当然具体今年改革后第一年怎么样,一定是要三月份才能定下来,我们不可能等到一切都定好了再针对准备,先按照最难的情况去备考准备,如果到时面试压力小一些会更好。当然,每个人站的角度也是不同的,笔试分高的希望进面试人数少一些,面试通过率就能高一些。笔试分低的希望更多人进面试,这样更可能进面试,在面试中自己初始分的位置也不会太靠后。

在过往规则了解后,随着2025到来,一些人的咨询主要集中在到底如何备考,辅导怎么去辅助备考之类的问题。这问题我必须先一分为二,你到底是考MBA,还是清华北大等top学校的MBA,这差别还是挺大的。

清华北大MBA和中国绝大多数MBA面向的群体是不同的。虽然MBA讲的是企业管理者学习管理的项目,但我们都知道其实大多数学校的MBA申请人,就是为了提升学历,找更好工作。自己也不是什么真正的管理者。真正是管理者的,可能也就是头部几个学校的申请人。从清华北大官网的写法来看,非全日制主要定位的人群,就是知名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

所以绝大多数普通学校的MBA备考,你可以完全当做本科工商管理模式小白去准备,你没有太多大企业的管理实践经验,最后能面试讨论的也就是管理上的一些基础理解,找基本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的书或课程,找目录重点扫一圈的模式就可以。显得对管理很感兴趣,有潜力,真想花钱来就成了大半了。

但对于名校则完全不同,首先企业中实际管理和大多数书本理论的内容根本啥关系都没有,每个企业的管理都受到企业所在行业性质,企业文化基因等相差甚远,每个管理者也已经有自己相对成型的管理风格,对自己的优势劣势比较清楚。面试完全用不上谈理论那套,更多的就是谈行业、企业的一些做法和自己的理解,对后续发展的前瞻性和趋势预测。

如果你是大企业,比如MBA申请人特别多的一些企业,大概率还是围绕自己在企业中的核心竞争力,所处业务的发展前景,个人的职业规划等个性化问题为主。对于一些不知名小企业或垂直领域很牛但外人不得而知的申请者,相信能申请清北肯定也是有自己特点的,但需要更多的准备一些话术能让老师迅速理解你所在企业和你个人的竞争力。在最近一段时间的面试沟通中也发现,大企业的申请人更真实一点,面试敢说实话。小企业的申请人总是习惯猜测老师喜欢什么,大企业的人会怎么说,表达中经常会有喊口号假大空的情况,反而更快地显得自己不够优秀。这些套话对于普通学校申请来讲,体现了你真想来重视,也就够了,在名校这真筛选的话,这反而是最可能先筛掉的。实话实说张弛有度的表现自己优势,听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挺难的。

针对面试这块的备考,是个大话题,我们今天晚上直播开个头聊一聊。

原创文章,作者:方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nbj.com/6635.html

(0)
上一篇 2024年12月29日 03:30:35 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