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的初始是看到北大光华MBA的公众号发了好多次所谓的备考秘籍,可见北大还是担心已经拿到offer的同学笔试不重视,最后各种翻船。因为历年来北大笔试平均分和通过率一直是居低不上,与对门学校差距不小。那本来发这些东西的初衷应该是鼓励大家掌握正确的备考方法,提升信心,最终尽可能通过的。不过从我这个旁观者的第三方的角度看来,很可能效果不大。当然,这仅代表个人观点。
我们都很容易的观察两种常见的“成功学”案例,校方案例、个人分享:神之背景,六边形战士,考前3天随便看看书,告诉你要相信自己,然后考个超高分。与其说是分享,不如说是炫耀。笔试辅导班分享:渣透的背景,小学的底蕴,约等于文盲,六边形废物,通过辅导班精心的呵护,个人全力的努力拼搏,最终成功逆袭上岸,走向人生巅峰。与其说是分享,不如说是看爽文小说。
校方的目的肯定是希望考试能力差的人重视起来,搞各种经验分享,初衷虽好,但又不想丢了自己面子,找几个差的离谱的学渣当案例,当然学渣也未必乐意来当案例,最后整出来一堆学霸当案例分享,成为实质上的”既要…又要…”。目测观察,分享的各位同学人均245左右,而文章的目标群体应该是目前考150左右的,希望他们努力到170的。这分享的意义在哪呢?
相信每个英语学渣,在当年都应该在互联网看到过随便考个雅思8分托福110GMAT750高分的分享,仔细一看原来是在海外生活多年刚回国。现在的校方分享,如同全副武装实弹的特种兵,告诉你如何面对街边手无寸铁小流氓。他能考245,意味着机会他完全掌握了所有的知识点,剩下的只是考试心态。你考150,如同老弱病残遇到街边小流氓,你脑子里没有任何知识,手里没有任何武器,你唯一应该学的就是如何跑。
这个时候键盘党肯定跳出来说了,这些人分享就是希望备考者也变成245的六边形战士啊,按照他们的流程,方法,步骤,帮助那些现在国家线过不了的人走向正确道路。道理是没错,实际上更多的人一看这种分享,第一反应绝不是努力,而是放弃。对比一些笔试辅导班的说法:奋战3天,超过国家线。零基础最后押题冲刺!哪些内容更吸引人呢?说到底,但凡能听得进去245的人建议的人,压根不会现在只能考145。现在只能考145的人,只听得进去考145的人是怎么逆袭上岸的,但学校又不能说这些人存在于我们学校的录取名单之中。
我看很多真诚的分享说,要懂得取舍,把一些难题先放过去,这道理完全没错,也是真心分享。问题是你只有2,3道不确定的题跳过去。别人25道数学题15道都不会,逻辑30题15题都都晕,都跳过去?那直接掀桌子别考了,都跳过去等于过不了啊。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在15题都不会的情况下,想办法解决5道题,如何选这5道题?这你问学霸一点用没有,他就没有这种人生体验。如同你问富二代如何刚开始选一个物美价廉的办公场所,如何在前期找到靠谱能一起干的员工,他只能告诉你爸爸给了他一层楼先办公用着,先给几百万初始资金把人招起来。
这个考试每年的国家线都在170左右,而考试大多数人的波峰位置分数是在150-170这个范围,也就是说能考140以下的也算是挺难的。大家差的都并不多。如果你现在150左右,还指望六边形战士,那就是战略方向错误。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取舍,有些题彻底放弃,有些题彻底掌握。
我们还发现有些人的努力是记录下每次模考的成绩,结果时间却是波动的。这相当于游戏里打仗,完全脱离实战。考试需要的就是在你能力不足,不会还写不完的情况下,到底选择哪些题去做,最后凑够分数。而不是在无限时间的情况下,当游戏玩。这种取舍是需要通过实战找到感觉的,真的有很多人,考了无数次,从来不去训练最重要的取舍。你有没有感觉哪些题是努力也做不出来的?或以为能做出来,但最后傻呵呵的耽误10分钟最后发现做错的经历有没有?只有踏实地取舍几次,才知道自己能做出什么,而不是凭空幻想。时间不够主要是指综合这科,如何在2小时45分钟内完成。为什么空15分钟?开场研究做题取舍顺序,填答题卡时间,紧张耽误因素,15分钟的额外考虑是一定需要的。
有些人会确定一个固定顺序,这个固定顺序的前提是你在某些方面有足够的信心和自信,且能够半分钟快速判断出这次考试的难度在掌控之内。但对于更弱的同学,其实就是先扫一圈把会做的做完,再第二圈攻克一些自己准备过的,自己没努力过的环节直接放弃蒙一个完事。说到最后也说说笔试辅导班,同样,辅导班有定位冲240的,也有保170的,看成功案例和说明能看出点差别。最怕的就是你需要报170,却选了个成功案例都是240的,那真是悲惨开始了。延伸到笔试之外,面试辅导也好,上MBA的意义也好,都不可能有一个方案天下皆可受用的。
原创文章,作者:方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nbj.com/6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