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观察:报复性消费来了,报复性考学还有多远?

昨天,中央财经大学MBA官方公众号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可以看到大多数收入在20-40万之间,绝大多数人收入在疫情的影响下有下降趋势。

中财MBA即使作为国内高水平的一所学校,北京地区TOP5水平,有着很强的影响力。但与清北顶尖水平来看,顶尖水平和高水平的差别,正在迅速拉大。对比北大MBA公布的录取学员去年收入85万,清华MBA公布的录取学员平均收入76万,从关注群体上已经是明显不同的消费力群体。

招商银行2%的人有80%的财富,就注定了2%群体的消费差别已经远远脱离绝大多数人了,他们关注的产品,无论是城市,豪宅,奢侈品,顶尖商学院,一切优质稀缺产物,都会迅速进一步上涨。

关注一下最近的社会热点:拿着千万全款买西城学区房:

MBA观察:报复性消费来了,报复性考学还有多远?

听说奢侈品要涨价了,排队抢:

MBA观察:报复性消费来了,报复性考学还有多远?

是不是觉得这些人疯了?或许我们需要看清一个现实:有钱人的想法(kuaile),我们根本不能理解,感受不到。我们能看到的就是有钱人依然有钱,这些土豪的报复性消费已经来了,报复性的考学呢?考清北的群体、对教育奢侈品有渴望的群体,受疫情影响有多大?

看一下最近30天网络搜索量数据:

MBA观察:报复性消费来了,报复性考学还有多远?

从全国搜索量看,你会发现各校的同比去年的搜索量仍然暴跌在3成左右,但如果你只看北京呢?情况发生了变化。

MBA观察:报复性消费来了,报复性考学还有多远?

北京地区的搜索量在过去的30天,跌幅收窄到了10%以内,甚至北大已经实现了同期持平。考虑到外地申请者的平均家庭资产差距,可以说这次疫情,真的是先把外地人甩下了车,甩的他们连关注欲望都没有了。

我们可以看到中财MBA80%的群体都是年入40万以下的申请群体,那对于我们以申请清北人为主的群体呢?截止目前,我们正式学员非全日制申请者的平均收入(税前含股票),粗略统计达到110万,年入超过100万的达到42.6%。这还并没有算一些家族企业背后按企业计算的收入。

这还不是最残酷的,粗略观察,我们的群体也不乏年入30-50万不算高的申请者,但多数为已婚状态,具有很强的家庭实力支撑。如果从家庭角度去看申请人,譬如父母,爱人的实际收入综合来看,家庭人均收入100万以上的至少有7成。真正收入低的备考者在迅速下降,为数不多剩下的往往都是单身状态,敢于投入。已婚且收入不高群体,在这次疫情后也基本都下车了。

残酷的结论:教育资源的竞争同样残酷,有钱不一定考的上,没钱真的会被甩的欲望都没了。疫情让普通人的存钱风险意识上升,对花30-40万学费自我提升教育的诉求在下降。在实质性的教育投资比例上,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今年还在报考的我们TOP2的申请群体,很多人的思维模式已经接近富人模式,体现在:

极强的时间观念,认可用金钱购买时间和服务,从来不再免费产品上浪费时间;从来不相信保过保障等任何宣传,没有投机思想;不对MBA有多不切实际的预期,对能否考上心态非常平和;决策速度非常快,不会犹豫不决。这让我们的工作效率都得到了上升,去年我们实现了70%的人不用见面咨询直接付款,今年疫情后我们直接实现了100%。富人的判断力和决策力,真的是令人佩服的。

在20%和80%的二八原则时代,我们可以看到辅导市场,有定位20%的群体的,也有定位80%群体的。而现在2%对98%呢?几乎所有辅导机构都去做98%了,过往做2%的同行只有接近倒闭和已经倒闭了。没有任何一年像今年一样,业内几乎统一都去为98%的群体做定向安排了:各种保过宣传的软文,甚至还有宣传有学校内部关系10几万保过的,专坑投机的。各种拿着微信截图发对老师感谢认可的,打着马赛克说我们学员都考上的,还有号称有题库押题的,刚五月就让大家去看笔试的。总之把MBA搞得让职场人觉得特别Low,使得整个MBA的大环境市场口碑继续走跌。

未来有竞争力的产品只需要2种,你是最好的,定位2%的人,或者你是最廉价的,给98%的人,MBA可能也是。

MBA申请近况:

清华第一批MBA申请,倒计时半个月。北大北京第二批MBA申请,倒计时一个月。北大MBA北京地区本周末面试,深圳地区下周末面试,成都地区下下周面试。

原创文章,作者:方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nbj.com/5629.html

(2)
上一篇 2020年5月15日 05:54:36 05:54
下一篇 2020年5月18日 18:31:46 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