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力安 (Julien Isaacs) : 从清华MBA到麻省理工,领略美中商务精华

朱力安(Julien Isaacs)仍记得他在安徽一个小农村里教英语时的情景。安徽位于中国东部,巍峨的黄山就坐落于此。他同这个小学校的数学老师住在一起。他的班上有20个学生,学生们每天从附近的镇子赶来学校上课。他所在的村子一共不到500人。这样的经历同朱力安在美国加州洛杉矶的成长背景相距甚远,但亚洲文化一直令他为之着迷。

朱力安从15岁起就开始在中学学习中文。长大后,从事产品管理的他认为中国是他深入了解全球商务知识、迈向电子商务和技术发展前沿的必去之地。

中美双学位

中国是全球技术的领导者之一。西方所拥有的技术平台都能在中国找到对等的版本。阿里巴巴是中国版的亚马逊,滴滴打车是中国版的优步,微信是中国版的WhatsApp。

朱力安一直从事美中商务枢纽的工作。在读MBA之前,他毕业于美国乔治城大学。大学毕业后他在旧金山一家时尚搜索引擎公司工作,之后又到一家美中物流公司工作,帮助美国的公司把产品船运到远东地区。

在寻找合适的商学院和MBA项目时,他锁定了清华MBA-MIT斯隆管理学院管理硕士双学位项目,这个项目可以让他第一年在北京的清华大学读MBA,第二年在MIT斯隆管理学院完成管理学硕士项目。

同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一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也同科技行业有着紧密的联系,“脸书”(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就是清华经管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这样的组合看起来再合适不过了。为了通过项目申请,朱力安参加了GMAT考试,得分700左右。他在申请材料里介绍了个人经历和职业目标,还通过Skype接受了清华教授们长达半小时的面试。“老师们围绕我的申请材料问了很多问题,其中有关于我攻读MBA的初衷方面的问题,也有一些关于我过去的学业和职业经历的问题。”他回忆说。

最终,他顺利拿到中国政府和清华MBA项目的奖学金, “他们希望获奖学金的学生致力于研究中国、对中国有浓厚兴趣,今后为中国的国际商贸做贡献。”朱力安解释道。

生活在中国

攻读MBA和管理学硕士双学位的学生第一年先在清华学习MBA核心课程,比如会计、领导力和组织行为学等,然后完成一篇与商务相关的论文。第一年在清华的学习中,MIT教授们会来清华上几个为期一周的密集型课程。朱力安提到了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一门课是由斯隆管理学院的张娟娟教授讲授的市场营销课。

第二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期间,学生们同麻省理工的MBA学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们一起上选修课。管理学硕士项目课程相当于麻省理工MBA项目第二年的学习内容。

在麻省理工学习时,朱力安尽力在学术方面挑战自我。他在MIT的第二学年写了100多页论文,主要论述了美中技术发展动态,涵盖了网络安全、数据、云技术等领域。

在北京清华校内的学生宿舍里,朱力安就亲身体验到中国技术的飞速发展。

“作为美国人,生活在中国是一场奇遇。”他说:“就技术和社会发展而言,中国有太多令人兴奋的事发生,在某些方面甚至走在了美国的前面。比如,每次我从宿舍出门都不会带钱包,任何需要都可以通过我的手机进行移动支付。”

“有人会觉得外国人在中国生活很难,或是存在巨大的文化鸿沟。”他接着说道:“但中国人民非常友好,他们张开双臂欢迎你。”

在清华读MBA期间,朱力安参访过阿里巴巴总部,亲眼看到他们的虚拟现实技术在购物中的应用;还参访过京东,去看了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仓库,仓库里的包裹都由机器人进行分类和扫描。

“这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清华重视行动学习,鼓励学生深入北京商业最活跃的社区和群体。清华大学凭借自身拥有的资源和关系网,能够在不同群体、组织间建立联系,这为我们创造了很多工作机会。”

美中合作

朱力安现在是洛杉矶一家电子商务软件和物流公司的产品经理。他延续了之前的职业轨道,但从双学位项目中得到的收获让他在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他现在面临的一个挑战是美中之间持续升级的贸易摩擦。他的很多职业目标都和美中贸易息息相关,他相信美中双方都有意愿加强合作。

朱力安经常向他以前的美国、中国同学了解他们所在城市和所从事行业的情况。不管政治环境如何,作为曾在中国攻读MBA的美国人,他希望有更多的美国同胞都能像他一样。

“中国经济正在并且仍将为全球经济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他说。

“了解中国是怎样运行的,了解中国商业是怎样运营的,了解如何同中国人交朋友、做生意,这些都非常重要,清华大学能够提供你所需要了解的这一切。”

原创文章,作者:方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nbj.com/5625.html

(0)
上一篇 2020年5月15日 04:42:53 04:42
下一篇 2020年5月15日 05:54:36 0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