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我从MBA宣讲会里看出了什么

5月份北京大大小小学校基本都折腾了一出宣讲会,从各大媒体平台拍的图片看,看的出各校招生办的老师们都挺辛苦的,摇旗呐喊拉生源,也不比企业招聘容易多少。遗憾的是,只有清华、北大两所学校有勇气搞了一个直播,当我得知这个消息时,真是心头一颤,就怕他们闹出什么自坑事件还直播了,没办法,作为从业者,我心惊胆战也还是要听一下的。(北大宣讲会,清华第一、第二场宣讲会均可从各自官方公众号历史文章中找到入口)

如果说谁最希望宣讲会干的好,那肯定是我们辅导从业者,我真比招生老师还焦虑。

以当今北大清华的名气,无论宣讲会干的好或不好,影响他们的最多是群体质量,而不是群体数量,拿着钞票想申请的人还是足够从MBA中心门口排到学校大门的。但对我们就不同了,去年北大宣讲会的确组织的惨了点,直接造成多个意向辅导者,表达了对北大的失望之情,觉得上不上都行,上不上都行的人显然是不会付出金钱全力以赴的,我们遭受的影响是更为直接的。

对于清北而言,最好的营销,就是尽可能少干活。但对学校的从业者而言,这如同天龙八部里的珍珑棋局,身在其中他们很难放手一搏。

为什么选清北?你可能为了老师开心,面试时告诉他很多你自己都不信的话。但私下说,第一是情怀、是执念、是梦想,然后是品牌、是社会认可、是家族朋友的认可。对于课程,对于同学,每个申请人都有对中国顶级学府的幻想。如同没开过跑车之前,应该觉得跑车应该挺好开吧。但如果太多的人有机会试驾,也许会发现并不实用。

可怕的是现在的宣讲会,不断在打破申请人的幻想:原来这里老师讲的公开课,也不过如此。(无论讲的多好,也不会一个人自己想象里的好),这里分享的学生,背景也是各种拿不出手,演讲能力也没比自己强哪去。(其实自己上去,上千人盯着腿都哆嗦了)。如果再赶上一个真的很差的老师或分享同学,这可就成了灾难了。其实不开这么一场宣讲会,真的不会耽误很多人对梦想的追逐和申请。当申请人来了以后,原来发现40万只能换来这些水平,只会不断让申请欲望下降。所以宣讲会只要开了,就不会加分,只有开的还行-不减分,没想象的好-减分,大跌眼镜的印象-大减分。想超出申请人梦想的预期,概率是0。

企业管理难题,基层混的好就是没事找事干,不能不干。在企业工作中的人都应该有这样的感受,当业绩不好时,好像多做些什么,就会事情变好,996努力一下,就会转机。老板必须保障自己的人都很忙很累,才能对很烂的业绩有所交代,裁员时才是最后被考虑的。反之,即使业绩再好,如果你不会装忙,你的团队会被打散干别的,你会被架空,你会被认为资源富裕从而削减预算。站在招生办的角度,宣讲会还是要开啊,开了可能效果不好挨骂,不开搞不好就是转岗甚至下岗了。这个时候,就只有依靠高层的智慧去破局。

只有危机才能激发改革,顺境带来的是一成不变。

在过去2年的颓势之后,北大改革在情理之中。从宣讲会的过程看,似乎看到了诸多精心安排的细节,删减了很无聊的学员鸡汤成功学,利用教学改革充分展开了很多描述点,让宣讲会有一些貌似乍一听很吸引人的内容。全程谈人文、情怀、描绘了一下国际化的课程、交流,剪短而颇有一些逼格。再一看整体安排,去年北大全国搞了近10场宣讲会公开课,今年至今没公布,也许就这一场了?如果是这样,北大似乎开窍了。

相比之下清华虽然从去年至今顺风顺水,但从宣传册和宣讲会看,真的是差强人意。宣传册相比于去年,就改了就业情况一页,然而这一页竟然用的是2017年就业数据,并且有5处排版或打字的错误,粗心程度令人汗颜。宣讲会方面第一场还有点依靠清华大讲堂千人的气势,第二场回到经管楼后,各个环节都是扣分不断。流程中充斥成功学,并且全程很多都是diss对面学校,各种角度暗示对面不行,显得非常没有胸怀和境界。相比之下北大则全程根本不提清华,完全不把清华放在眼里,谈的是历史底蕴,聊的是政策改革。这波操作下来,清华毫无创新还是老一套的玩法,真的有点轻敌大意了。

一看清华日程表,后边还有多场宣讲会,不由得捏了一把汗,下次能打的牌面很可能还不如这次。好消息是,第二场直播的观看人数没有第一场的一半多。

MBA”中国特色“,各家宣讲会完全不提就业,鸡汤已成主流

世界的MBA似乎只有中国的MBA是在职班为主,而西方都是全日制MBA。在2016年之前,北京各校还在谈MBA的就业情况,而之后越谈越少,直到现在不仅宣讲会不提,连就业数据都逐渐简化甚至消失了,宣讲会完全就是请几个站台学员讲成功学鸡汤。一个人的经历再成功,那也很难说明学校多牛,只能说明个人不差,哪个学校还找不出几个总经理了。即使如此,我搜了一下各个学校的宣讲同学,Title都挺吓人,但基本百度上都搜不出什么信息,连个微博、知乎大V都没有,可能级别还是太不够了。

2018年的MBA就业数据,北大在网站就业数据上MBA仅有一页说明,而今年的宣传册上只字未提,清华只列上2017年就业数据,其他学校更惨淡,网站干净的如同从来没有就业报告这个事。 历史上看MBA薪酬增长率唯一拿得出手的阶段,就是通货膨胀最强的一个阶段。如果你在2008年上个MBA,毕业的时候薪酬涨50%不算什么,毕业3年后涨100%更只能说正常水平,同理2013-2016也是这样的周期。而最近几年显然社会薪酬没有这样的涨幅,前2年已经出现每年入学的薪酬数据比毕业的强的情况,而当年入学这么高薪酬的申请者毕业,如今的确很难再弄个好看的就业报告了。对全日制申请者,以后别指望能收回回报,当情怀比较好接受。全日制未来并不适合需要找工作的人,而适合创业或家族企业的人。很多学校把全日制MBA英文化,这种路线无非是要去竞争一些世界排名。我个人不看好,因为现在的外企就业情况和薪酬用惨淡来说真不为过,学员就业最主要都是民企,至少并不是所有人上国际班意义有这么大。如果定位到创业或家族企业的人,明显更有前景,或许考虑这样不差钱的人放到在职班、甚至等岁数大点放到EMBA更合适吧。

关于辅导班,大家都是成年人,自己负责就好

在清华和北大的宣传册上,依然看到常见的一句话,任何环节和过程都未与其他机构合作,也从未委托任何机构进行培训。请考生谨慎辨别其他单位或个人的宣传信息,不要轻信其承诺,避免各项损失,同时以免延误您的申请。

先说一句,我们与清华北大没有任何合作,我们的辅导对学员没有任何通过情况承诺,同时我们不支持配合背景造假的行为,因为背景真不行的人我们是拒收的。您选不选自己判断,开心就好。

去学校做宣传这种事我们很多年都不干了,但传闻宣讲会外仍然有不少机构在发传单,同时清华北大现场内也有不少还在读的“学长”混入其中做宣传广告。我的建议也是谨慎,不全是坏人,但不靠谱的也的确挺多的。目前市场上的确有不少依靠虚假过度包装生存的辅导机构,在一些退费机制下,他们不包装没办法赚钱,这也是挺现实的,制度就决定了结果。

从我接触的事实来看,找辅导班的人都是真心想上学,乐意去努力的。上海地区的学校明白这个道理,甚至鼓励上辅导班,在申请系统中可以注明你选的什么机构。北方学校则并不市场化。当然了,提前面试都是从上海学来的,北方就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事求稳的风格。

按业内的话说,真当回事努力的人才找辅导班。那些考上了名校不去的,往往都是自己随缘考,并且上不上都行的人,考上也不会太当回事,更不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如同现在的中小学生,你说是上辅导班的努力,还是不上的努力?社会天天喊素质教育,考试完出结果,就知道谁不上谁吃亏了。在教育问题上,从小学到大学,都避免不了剧场效应,你阻止不了别人去努力找辅导,那你想名次靠前就只能自己也去找,这社会很残酷,结果导向。讲大道理让你自己考的人,他自己孩子还不知道哪上各种数学英语辅导班呢,他们自己出国考托福雅思口语时,敢说全凭能力现场发挥,没背几个句式?成年人的重大决定,还是要自己判断自己买单。

本文随笔仅代表个人观点,有不同想法欢迎你坚持己见。

原创文章,作者:方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nbj.com/4994.html

(1)
上一篇 2019年5月19日 05:55:24 05:55
下一篇 2019年6月3日 14:14:35 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