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北复交传统MBA仍是主流,各类衍生MBA需慎重

在一个风波不断的寒假后,清华招生办的心理一定是舒坦的,诸多最近发生的事件中,很多评论都称“清华恐成最大赢家”。的确,复旦交大MBA在疯狂扩招,学费拉到40万以上后,品牌透支比较严重。北大光华在经历2场乌龙事件后,开局就和清华打成了0:2,人大默默紧追,不断加强学术质量,并在下学期正式开启人脸识别的上课检查。传统MBA五强各种良性竞争(明争暗斗)仍在继续,2019年的申请虽未开始,但不乏亮点。

随着MBA关注群体的增多,各种衍生MBA层出不穷,无论是体制外的MBA,还是体制内的高价金融MBA,因为市场需求大,纷纷开始花样招生,最后的结果都是学费更高,学生买单。过往学校选择咨询我的回答还是比较含蓄的,但现在网络带节奏的太多,以各种因为“这些学校不是我辅导的院校”为由不断黑我,不乏有部分学校和辅导班联合给学校造势。在此我直接的建议正在备考的同学,如果你没考上传统名校,这些衍生MBA项目还说的过去是个选择,如果你考的上传统名校,就根本没必要去。

理由1:学校普遍招生困难,嘴上很坚挺,身体很诚实

申请有两类学员,一类是普遍意义的申请学员,一类是有效学员,也就是背景起码还靠点谱的学员。由于衍生MBA学校更市场化,有大量的市场公关费用,他们申请者中第一类的比例会更大,而有效学员的比例非常低,最终反映到招生上,就是靠谱的学员基本都能录取,没有太大的偶然性。

我们来看一组广告图片,其中包含号称亚洲第一的中欧商学院。首先,在这样一个平台的广告,如果生源不是很困难,还想为品牌价值考虑,会在这样的平台上做广告?该平台也多次邀请我做广告,我不需要做广告,即使需要,也不会选择在这样的平台和这些优秀的机构一起做广告,毕竟我们竞争力有限。第二,我们观察其话术:震惊!MBA终于放下高门槛,上班族开启免联考双证通道。有没有一种浓厚的微商广告气氛?一个号称顶级的商学院,前半句先不要门槛了,后半句更是忽悠,因为根本就不存在免联考双证。

清北复交传统MBA仍是主流,各类衍生MBA需慎重

这只是其中一个学校的缩影,其他学校不列不等于情况好,实际上是半斤八两。中欧至少还有就业报告,很多学校已经只剩下学员成功人生的软文了。当下的经济环境,对于收费昂贵的商学院,困难更大。

理由2 : 投资角度看,学校口碑不确定性更大

学历是个人价值的一个重要参考数据,影响我们每个人未来30年甚至更久,但学历只会按照当时社会的认可度,而不是你入学时学校的认可度。近年来财经类院校的分数线和排名猛涨,早年上了这些学校的学生,就是做了一笔成功的投资。反之,你可能上了一所当年很火的985名校,几年后由于学校地理位置和专业情况的堕落,可能变成了二流的选择,那就亏了。

衍生学校的MBA收着更贵的学费,从投资角度你所需要的投入程度已经非常高,然而他们最好的顶峰能否超过清北复交,依然是未知数。更大的可能,是这所学校完全堕落甚至消失,对于纯粹的商学院或主流学校的分支机构,他们的命运不确定性会更强。譬如当年很火爆的长江商学院MBA,一度和中欧竞争齐名,现在已经需要依靠调剂来争取生源了,这才过了几年,当年谁能想象的到?

此外,在中国发展,就看中国老百姓认什么学校。很多学校非常善于抓住年轻人叛逆,喜欢小众小资的心理,不断鼓吹“随大众就是低俗没品位”的思想。清北复交多俗啊,你听说过更牛叉的xx学校/学院吗?挺逗的,在中国99.99%的人心中,那些衍生MBA项目企业雇主都没听说过,也根本不认,只能活跃在一些高职论坛的小众群体之中,这些选择等同丧失了打入中国各级市场去创业的可能。问问你亲戚是认清北复交还是认小众的牌子?

所谓一些名企认这些品牌,一些名企有一些职位专门给这些学校的MBA。这里边水就更深了, 好的企业怎么证明比其他雇主强,因为我们这送最好的员工去最好的商学院。好的商学院怎么证明比其他商学院强,因为我们把学生送到最好的雇主。商业互捧,互利互惠,如此而已。比如企业客户报几个人私下打打折,还绑定了员工的长期合同。仔细观察各大衍生MBA项目,其招聘中都会有一类职责负责企业合作,你猜合作谈什么呢。

很多学校的玩法都各自有各自的手段,联合企业一起玩“塑造品牌”只是其中之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折腾的原因无外乎:生源不足。传统名校根本不屑于干这种事,因为申请人太多,毫无必要。

理由3:外国排名都是表象,中国特色不是说说而已

每年的这个时间段中欧的市场宣传最猛,理由很简单,一方面前一届的同学刚刚毕业,另一方面正是9月入学前最重要的招生季。外部环境上,每年海外的MBA商学院排名,是他们最重要的市场宣传武器。从毕业生角度,学校品牌关系到自己的就业高度,所有学生必然会尽可能美化学校品牌。这就如同股票,你的股票是不是值钱,取决于是不是有人接盘,如果后边没人考了,混到调剂了,那自己的投资也就彻底砸了。当然网络也很多人以此来攻击我,做清北人辅导就恶意贬低其他学校,我只能说有生意我为什么不做呢,跟钱有仇?无非是因为申请人太少,根本没有市场空间,不够操心受累的。

最近大肆宣传的FT商学院排名,其中权重最高的两项占比40%,是毕业3年期间的平均薪资,以及就读MBA前后的薪酬增长幅度。看这两项发现什么规律?没错,就是这两项高度适合打工者。海外申请MBA的人群是哪些?是知名企业在工作几年后,通过读MBA获得进入投资、咨询公司,或者是作为公司掏钱培训的潜在人才,在后续获得晋升。这个标准极大的适合了海外MBA的特点。国内MBA培训方向是什么,一方面是企业家人才,一种是职业发展转型到热门行业,也就是金融互联网。前者没什么工资可言,后者也基本都是国内企业,刚转行工资不下降已经应该烧高香。

自从北大申请需要提交纳税证明后,我们发现绝大多数企业都是有避税的,企业家自己的家的生意更是不怎么交个人所得税。企业年入几百万个人工资开3000的并不在少数。许多私企更是以各种操作手段避税。财不露白,很多收入是上不了台面的,这是中国现阶段的发展特点决定的,尤其是发展迅速的行业,管理跟不上扩张的速度很正常。以这些标准来看学校排名,真看不出什么,就让西方人自己开心好了。中国以后的发展,还真不看西方人的脸色,凭什么按他们定义的标准判断好坏。当下的各级就业市场,国外学历哪怕有各类排名,还真不如中国名校的口碑好用。当下外企在中国对顶级人才的吸引力,已经大不如前。

最后,不得不锁说这些衍生MBA的教学水平,总体还是过硬的,至少比许多更差的多的卖证学校还是能学到东西。学费代价虽然大一些,但相对容易的录取可能,也给了真正想学东西,却没进入名校的同学一些机会。当然,每年也有一群人就是追求小众,看不上传统MBA,那他们就只能在未来的几十年一直提心吊胆的鼓吹自己的项目了,冷暖自知。

原创文章,作者:方楠,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nbj.com/4954.html

(2)
上一篇 2019年2月15日 22:40:21 22:40
下一篇 2019年3月1日 02:00:05 02:00